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的,可依法提起二審程序。但須在一審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狀應當寫明當事人的姓名、法人名稱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上訴狀應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交,并按對方當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二審人民法院做出的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監(jiān)督程序是當人民法院對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發(fā)現確有錯誤而需要再審時所進行的程序。當事人也可以申請再審,但須在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兩年內提出。
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時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guī)定的六十天,是指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的勞動合同權利被侵犯之日算至以后的六十日(不含因不可抗力而中斷的期間)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爭議仲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guī)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guī)定,仲裁裁決的生效日為當事人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第十五日的次日,也是勞動爭議案件訴訟的勝訴權喪失之日。
勞動爭議訴訟案件的提起應當符合下列條件(缺一不可):
第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guī)定的六十日內(不含不可抗力而中斷的期間)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
第二、不服或者部分不服勞動仲裁裁決;
第三、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十五日內(即仲裁裁決生效日之前)。
由此,勞動爭議訴訟案件,必經勞動爭議仲裁,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時效與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的關系是: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時效是指具備提起勞動爭議仲裁的當事人,必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guī)定的六十日期限內提起仲裁,否則,依法律規(guī)定消滅其中申請仲裁的權利的時效規(guī)定。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是指有能力提起勞動爭議訴訟的當事人,必須在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內提起勞動爭議訴訟,否則仲裁裁決生效,依法律規(guī)定喪失申請人民法院依法保護其合法權利的時效規(guī)定。
由此,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是勞動爭議訴訟案件的必須的前置程序,超過勞動爭議案件仲裁的時效規(guī)定,提起勞動爭議訴訟案件,必喪失勝訴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規(guī)定:“勞動法對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有規(guī)定的,勞動爭議案件就適用該規(guī)定的行使權利的法定期間!辈浑y看出,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時效包含勞動爭議案件仲裁時效期間內,絕不是兩個互不相干的時效規(guī)定。
勞動爭議案件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勞動合同履行不明確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015年勞動爭議起訴書范本】
原告:劉××,男,30歲,原××公司職工,住××省××市××鎮(zhèn)××號。電話:××××××。
被告:××公司 住所地:×××市××區(qū)
法定代表人:××,男,40歲,職務:董事長,聯系電話:××××××
案由:×××勞動爭議
原告不服×××市××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勞仲字〔 〕第××號裁決書,特向貴院提起訴訟。
請求事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訴訟理由及事實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人民法院
具狀人:(簽章)
年 月 日
附:1.副本_____________份;
2.物證_____________件;書證_____________件。
勞動糾紛起訴書范本填寫說明:
1、本文書是為指導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勞動爭議起訴,供原告使用的。
2、原告應用鋼筆、毛筆書寫或印制。起訴狀由正本和副本組成,副本份數應按被告人數提交,由人民法院送達被告。
3、請求事項是指起訴要達到的目的和要求,用簡短文字寫明雙方當事人爭議的勞動法律關系或權益,原告在這種爭議中的要求和請求人民法院解決的事項。在寫明訴訟請求事項時,必須明確每個案件的訴訟目的。
4、事實和理由。事實方面主要敘述民事權益糾紛形成的事實。證據方面應當充分列述。理由方面,主要依據民事權益爭執(zhí)的事實和證據,概括地分析其糾紛的性質、危害、結果及責任,同時提出訴訟請求所依據的法律條文,以論證其請求事項的合理性。
5、結尾要分兩行寫明民事訴訟狀所提交的人民法院名稱。其右下方由具狀人簽名并蓋章。具狀年、月、日。
6、寫明本狀副本若干件;物證若干件;書證若干件
7、事實與理由部分應注意將證據、證人的詳細情況寫明。該部分空格不夠用時,可用同樣大小紙續(xù)加中頁。